首页 > 心得体会

《红岩》读后感

时间:2024-12-11 12:12:59
《红岩》读后感(全文共2573字)

《红岩》读后感

《红岩》是我读的第一本红色经典书籍,大家或许对它不熟悉,但是对于"江姐",大家一定不陌生。那个任由敌人把竹签插进手指还死守秘密,保护党的女英雄,想起一次,我就心痛一次。于是我想啊,都说十指连心,我连想起来都抓心的痛,江姐在忍受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时,她的痛苦堪比诛心吧。除了我们广为人知熟悉的主人公江姐以外,还有像上文中我们要着重刻画表现出来的人物许云峰,地下党出色可靠的共产党员、优秀军事领导者,他作战沉着而勇敢、老练、战斗英勇、机智,具有着那种崇高的大无畏战斗气感概和他勇于献身于战斗中的那种伟大的崇高精神。在狱中他将与另外三个正反派人物们进行着一场针锋般相对的激烈残酷的斗争,最后英勇就义。他们的事迹和气概,代表的是众多共产党员。

是代表着祖国大地的数不清的"红岩"之地,被鲜血染就,所以成全了我们今天的蓝天白云,是代表着中国千百万个共产党员的"江姐"、"许云峰",与敌人抗战,所以给予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安乐。

今天,我们能拥有如今的平静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换取来的,我们一定要坚持努力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秉承着革命先烈的精神意志,传承红色文化,为我的家乡—务川的教育尽自己绵薄之力,为社会的发展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我的家乡——务川,位于贵州省之东北部,地处四川省黔南渝西南边境,是从遵义乃至从贵州进入到重庆地区、长江地区的出境县地区之一,素有"仡佬之源","丹砂古县"之美誉。是一个充满红色基因的地方,比如“红三军故事”“冷枪手邹习祥”“庙坝战役”等。在历史的伟大转折时期,也曾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我来说说务川的红色故事吧!

1934年5月初,红三军为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从重庆彭水一带渡过乌江,于5月14日进入务川自治县境内。5月29日,红三军经该县红丝乡向铜仁地区的沿河、印江等地进发,在黔东开辟新的根据地。同年10月,红三军与红六军团在印江县木黄一带会师后,共同钳制国民党正规军11个师的兵力,胜利完成策应中央红军在湖南突围远征的任务。

红军来到务川,虽然只有短短16天时间,但所到之处都首先了解仡佬族、苗族生活习俗、风土人情以及仡佬族和苗族聚居区域的地理形势,并向他们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少数民族政策,告诉他们全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谁也不能欺负谁。

红军在务川期间,不惊民、不扰民,纪律严明,打土豪劣绅,解救穷苦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展现了红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时至今日,茅天、蕉坝、柏村、红丝一带的群众,对红军当年的故事仍代代相传。

1934年5月20日,红三军主力部队到达长脚滩渡口西岸,此时正值雨季,河水上涨,水流湍急,地势险要。红三军数千将士要在这里抢渡过滩,十分困难。

退休教师田景昌,是当地的一名船工,还不到20岁。当天上午,田景昌正在渡口撑船,这时10多个身着灰色军装的军人来到船前,对他说:“不要害怕,我们是红三军,渡我们过河,我们拿钱。”

田景昌把他们渡过河后,一个领队的红军说:“我们红军雇船过河,都要开船钱,现在就给你9块大洋,你负责把我们的人马全部渡过河。”接着,红军又取出一大捆麻绳,要田景昌拴在河两岸安全的地方,保障安全渡河。

田景昌见红军大队人马由北岸不断地来到河边,就问他们:“你们有多少人?”一个战士随口答有三千人,并说:“我们是红军,贺龙的队伍,打富济贫的,我们是一家人。”田景昌想:国民党军队从来坐船都不给钱,有时还要打骂船工,而这支红军,不但给钱,而且对人还和气。于是,田景昌叫来两名邻居,三人轮班通宵摆渡。

红军连渡两天一夜,终于全部过河,他们将那条渡船用的麻绳连同一把布伞送给了田景昌。

“渡河期间,红军和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友谊,一些红军在岸边等待的过程中,还帮忙给附近的居民挑水砍柴、打扫卫生,上演了一幕幕军民鱼水情。”

红三军在务川期间,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在洪渡河两岸开展革命教育、惩办恶霸地主等一系列革命活动。其中,红军攻打九龙阡,处决反动首恶高腾文的故事,至今在红丝乡老百姓当中流传着。

高腾文时任国民党务川县东二区区长,其老巢位于红丝乡土垒。他凭借手中的权力,横行乡里、残杀乡民、草菅人命、欺男霸女、作恶多端。群众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敢怒而不敢言,暗地里称他为“高屠夫”。

1934年5月22日,红三军渡过洪渡河后,向红丝乡进发。沿途的贫民百姓纷纷向红军诉苦,说高腾文等人横征暴敛,残杀无辜,手段毒辣。字字血、声声泪,百姓强烈要求红军严惩匪首为他们伸冤。

红三军的干部战士,听了这些血泪控诉,莫不义愤填膺,决定严惩首恶,为民除害。

5月27日晨,高腾文被枪决了,四邻百姓纷纷拍手称快,大家同声称赞:“红军打富济贫,为老百姓除了一大害,是老百姓的大恩人。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在那令人难忘的岁月里,涌现了无数的英雄事迹,如"冷枪英雄"——邹习祥。他的骨子里流淌着仡佬民族自强不息、绵延不绝的韧劲,正是凭着这股与生俱来的坚韧,让他成长为一位出色的神枪手。

1949年,邹习祥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1950年,赴朝参战。在朝鲜战场上惊心动魄的上甘岭军阵地争夺战上,他以仅有用的短短几秒钟的206发机枪子弹竟连续两次击毙了近203个敌军,43天后这场极为惨烈的且堪称残酷万分的上甘岭战役,为创建中国人民的解放胜利和为争取世界人民共同解放立了功勋,为志愿军指战员认真开展冷枪杀敌等活动而树立了很好的战斗榜样。

对务川来说,邹习祥的狙击天赋不仅是一笔重要的财富。他在战争年代,充满爱国主义激情,能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才是为务川人民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我为生在务川,有这样的英雄感到荣幸和骄傲。

“庙坝突围战”共打退敌人3000多名,7名解放军战士在这场战役中牺牲。

这些浴血奋战的壮士为当地群众的安定生活献出了生命,他们的历史功绩将被后人铭记,永垂不朽!

无论这是由红三军在务川广泛开展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传统教育、惩办国民党封建官僚恶霸地主的斗争等这样的一系列群众性伟大社会主义革命活动,还是邹习祥同志在上甘岭经历的一场场与敌人进行的生死搏斗,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惧危险,敢闯敢冲的优秀品质。

就拿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事件来说吧,来自各兄弟县市的白衣战士和警察,他们总是不顾个人的安危,冲锋于第一线,他们也是中国最美的逆行者。务川封城时逆流而上的白衣战士,封锁小区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当我们躲在家里为求平安时,防护服已经成了他们的老朋友,当我们为着被禁锢的所谓"自由"埋怨时,日夜增加的病人已经成了他们的心头泪。是他们看得到的汗水和看不见的心酸,把我们一路推向平安。这难道不是《红岩》精神的体现吗?

读完《红岩》,心里的感慨难以言表。红色经典,读的是故事,看的是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在英雄事迹中看到祖国惨痛的过去,在英雄人物的伟大气概中看到祖国昌盛的未来。红色书籍,恰逢其时,它所传达的爱国激情和正义凛然,都是我们所需要的精神力量。永远紧紧跟着我们党发展的前进脚步,追寻我们那些努力为全中国人民谋一份幸福家园的党员足迹,我相信,聪明勤劳的务川人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创造出非凡的业绩,我的家乡会更加繁荣昌盛。我相信,在这不久后的一个将来,家乡人民的生活定会是更灿烂美好的!

《《红岩》读后感(全文共257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