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简介和事迹(精选多篇)

时间:2025-04-19 07:12:46
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简介和事迹(精选多篇)(全文共12686字)

第一篇: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简介和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简介和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简介

吴菊萍,女,1980年生,浙江嘉兴人,20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这一感人事迹在网络上热传,无数网民为之动容,称其为“最美妈妈”。2014年9月12日,吴菊萍和坠楼女孩妞妞相约,回家共度中秋。2014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事迹

7月26日,全国妇联作出决定,授予吴菊萍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7日,记者在浙江杭州的富阳骨科医院的病房里见到了这位被网友誉为“最美妈妈”的年轻女性。她的手臂吊着绷带,不过人看上去精神很好,说话时总是随着情绪的起落露出各种笑脸。医院为她准备了单独的病房,房间里挂满写着温馨话语的千纸鹤,这是单位同事给她的祝福。

在采访过程中,杭州市监狱局的团员代表带着鲜花来慰问吴菊萍。吴菊萍的事迹传播开来后,深深感动了这些同是80后的公安干警,身材娇小的吴菊萍成了他们的偶像。他们说向你学习,吴菊萍还是憨憨地笑。

吴菊萍生于1980年,嘉兴人,在杭州阿里巴巴工作,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孩子刚刚7个月。7月2日中午,吴菊萍家住的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小区内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窗口坠落。在女童即将落地的一刹那,吴菊萍用双臂接住了孩子。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吴菊萍左手臂多处粉碎性骨折,尺桡骨断成三截。医生为吴菊萍进行了保守治疗,不用开刀,用中医手法整复,将骨头复位。幸好,半年之后,她的手臂可以完全康复。

高空坠落后被吴菊萍抱在怀中的两岁女孩妞妞,在昏迷10天之后奇迹般的苏醒,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也能叫“爸爸妈妈”了。在爱的力量感召下,终于上演了最好的结局。

娇小的吴菊萍以爆发出如此伟大的力量,这种行动深深触动了人们的内心世界。荣誉纷至沓来。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专程前往医院看望吴菊萍,称她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性大爱。”杭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来到医院,授予吴菊萍“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称号,并送上了5万元奖金。阿里巴巴公司为吴菊萍颁发了“感动阿里奖”和20万元奖金。马云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二战后,孩子问:‘爷爷,战争中你是英雄吗?’爷爷说:‘我不是。但爷爷和一群英雄一起战斗过,共事过!’荣幸与吴同学(吴菊萍)共事七年,祝孩子和你早日康复。”央视特别赶到杭州为她拍摄了专题片,将她的故事带给更多的观众。

吴菊萍住院后,她的父母和丈夫一直陪伴在她身边悉心照料,因为吴菊萍的事迹已通过网络传遍全国,不断有媒体过来采访,很多市民也跑来慰问,于是老公也成了吴菊萍的“新闻发言人”。现在,吴菊萍的手指已经可以活动了,这两天也开始刚下床走动。她的心里同时想念着两个孩子,一个是自己7个月大的儿子,另一个是被她救下的妞妞。因为爱,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了。

【没有别的办法,干脆用手接吧】

记者:描述一下当天的现场,那时候你想没想过救人这件事会对你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吴菊萍:当时怎么会想那么多呢。其实那一天跟平时没什么两样。中午我和老公吃好饭出门,要去看看我们新房子的装修。我们俩刚下楼,就听见我婆婆的喊声。我抬头看我家窗口,我婆婆一边挥手一边激动地喊着:(范文网 www.)孩子孩子!我老公以为我家小孩子出了什么事,转身就往楼上跑去。我跑得慢点儿,又仔细看了看,发现就在10层楼我邻居家的窗台上面有一个小孩,双手抓着窗框,没有任何防护,特别危险。

记者:当时周围的人多吗?

吴菊萍:有四五个人在下面吧。两个保安拿着对讲机通话。其实不止我一个人在想办法救孩子,9楼有人开始搭梯子想爬过去,楼下的人也都在想各种办法。我手里正好有把伞,我开始说,我把伞撑开一下,也许孩子掉下来时能接住,他们说肯定接不住的,孩子会把伞砸漏再直接掉到地上的。我就把伞丢掉,把脚上的高跟鞋也甩掉,往前站了几步,我想脱了高跟鞋会站得更稳一些。事情这么急,反正也没有办法,干脆就用手接吧!其实后来才知道是“无知者无畏”,哈,网上有人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说我相当于用手臂接住了300多公斤的重物,不骨折才怪。我的医生也告诉我,如果不是砸到手臂上而是头上,我就没命了。

记者:那一瞬间其实也来不及细想吧?

吴菊萍:现在说起来这么多,当时就觉得只要是接住就安全了,想法比较简单。速度太快了,看了一眼之后就直接掉到我手臂上,接了一下我直接倒在地上,那感觉就像一块大石头砸下来一样,直接就晕了。痛死了。也就是一分钟之内的事。可能跟撞车一样,人一下子就失去知觉了。给我砸得我都以为自己已经死了,过了一阵子才发现没死。后来我老公把我送到武警医院,那会儿我才有点清醒,马上又想到孩子,就问我老公孩子怎么样了,他也不知道。后来我们在医院里看到小区的邻居,才知道那个小女孩也被送到这家医院了。事情发生时真的什么都没想,很多人问我,其实如果想了就来不及了,就那么一点点时间,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这个事情。

【听到一声谢谢,心里就满足了】

记者:你觉得后怕吗?

吴菊萍:后怕也会是有的,但是不会去刻意想着那个画面。人走在路上也许突然遇到变故,就说很安全的地方也许是很危险的。当时我的情况很危险,但也就是断了手臂嘛,也不是致命的。所以我也没必要天天想着这些东西,过去就过去了。

记者:和小女孩的家人过去认识吗?

吴菊萍:我们一家住在滨江白金海岸23栋10楼,房子是租来的,每月800块租金,我们新买的80几平方米的房子正在装修。小女孩家住在22栋10楼,虽然我们两户人家相隔不远,但以前从来都没见过面,根本不认识。现在的邻里关系就是这样,大家都各忙各的,每天都去上班。但是这件事让我们两家彼此有了联络。后来小女孩也渐渐恢复了,我也知道了她的名字叫妞妞。她爸爸给我发来一条短信,说“刚才进去看妞妞了,没和她说话,她眼睛已经能够自主睁开一条缝,还能把空奶瓶自主往嘴里送,看得我们夫妻俩眼泪直流!谢谢!”其实有这句谢谢,我心里就特别满足了。

记者:整个社会都被你感动了,最近的报道,各种荣誉、慰问、捐赠都是接连不断。

吴菊萍:社会上给了我很多荣誉和物质奖励、捐赠。一家北京的企业来看我,捐赠了10万块钱。阿里巴巴奖励了我20万元,省里和市里也都给了一些奖励,医院免去了我的全部治疗费、住院费。觉得自己真的没做什么,心里唯有感谢。这些荣誉其实离我挺远的,以前从没想过会得到这些啊。我也计划把这些钱拿出一部分捐给更需要帮助的人。我不想接受商业机构任何形式的馈 ……此处隐藏8357个字……朱光亚和同事们加快了研制速度。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强烈的冲击波又一次震撼了世界……

虚怀若谷高尚品德

捐出100万港元不让声张

朱光亚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从不张扬个人,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触,他对自己的成就和贡献从来只字不提,这在中国工程科技界是有口皆碑的。这种缄默展示着这位老科学家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1996年初,解放军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套“国防科技科学家传记丛书”,他自然是必写对象之一。报请审批时,他二话不说,提笔就把自己的名字划掉了。在有关国防科技历史的文献中,都有他撰写的文章,但字里行间他都只谈别人和集体,从不谈自己。

1996年10月,朱光亚荣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奖金为100万元港币。颁奖的头一天,他就对身边的同志说要把奖金全部捐出去,作为中国工程科技基金。在捐出了100万元港币之后,朱光亚又反复叮嘱周围的人不要把这件事张扬出去。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便是在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也很少有人知道朱光亚捐款这件事,社会上就更是没人知道了。

80岁高龄曾回汉解思乡之苦

朱光亚祖籍武汉市汉南区,1924年12月出生于宜昌,后随父母迁回武汉。昨日,记者从汉南区有关部门了解到,7年前,为慰藉相思之苦,80岁高龄的朱老曾回过一次家乡。

据介绍,朱光亚1931年后在汉口第一小学、圣保罗中学学习。1938年,抗战爆发后的第二年,刚刚初中毕业的朱光亚和两个哥哥被迫转移到四川。2014年10月11日,被授予星弹元勋称号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朱光亚,回到了阔别七十余年的家乡汉南区。就在两个月后,国际编号10388号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

据有关人士回忆,7年前朱老的返乡之行,一方面是想趁能行走,看看家乡,以解思乡之苦,同时,也想在家乡收集一些资料,为自己撰写自传作准备。尽管老人当时已有80岁高龄,仍精神矍铄。那一年,朱老在武汉还短暂地居住了一段时间。当时,汉南区向朱老赠送了该区标志性物品商周时期的青铜樽,以及凝聚汉南人五十多年奋斗历程的《聚焦汉南》一书。

朱老对家乡深情款款。2014年3月

,170万字的《汉南区志》作为全省第一部区志,由武汉出版社正式出版。朱光亚院士又欣然为故乡首部志书题词作序。目前,当地宣传部门正在编制反映朱光亚在家乡生活的书——《朱光亚与汉南》

第五篇:吴菊萍事迹演讲稿[1]

在这座充满爱的城市,我们人人都是吴菊萍

7月,在杭州,在滨江,就在我们闻涛社区,生死瞬间,一个平凡的女人创造了一个爱的奇迹——在邻居家2岁的女孩妞妞身体悬空即将从10楼坠落的瞬间,她甩掉脚上的高跟鞋,跑到更靠近孩子垂直位置的楼下,伸出双臂,稳稳站立。啪!孩子幸运地落到她的左臂膀上,她的手臂瞬间担负了300多公斤的重量,是一个人手臂能担负的6倍多!她以左手尺骨桡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代价,为妞妞的生命带来了希望。她叫吴菊萍,她的身影像一尊美丽的女神雕像,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人们称她是中国的“最美妈妈”。

“最美妈妈”美在何处?美在她平凡而又非凡的“母爱”,美在她朴实无华的真情,美在她真实可亲的人格。有媒体在采访吴菊萍的时候问她,为什么能在危急关头冒着生命危险去救那个小孩子,她淡淡地回答:“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当时就只想着去救人……”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说教,有的只是内心的真实、淡定和纯朴。还有什么理由能比她的回答更好地解释、展现一个普通人的精神境界?吴菊萍的“最美”,正是普通人所能体现的那种贴近生活的美好。“美”在人性善良的本能,“美”在母性永恒的光辉,“美”在让我们看到平凡中新的希望。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就不会仅仅把爱心局限于自己,局限于家人,就能感受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世界就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无限的 1

生机。

吴菊萍不计后果的爱心托举,不仅给妞妞带来了生的希望,更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引导着社会向善。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每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身上;同样,一个社会良好风尚的养成,也要依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日常努力和坚持。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往往关注的是自身利益,一些社会现象很让人尴尬和无奈,比如“老人摔倒了要不要扶一把”,竟然成了让人纠结的一个问题。不少人抱怨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像陌生而冰冷的水泥森林,人际之间也似乎越来越缺乏温情和信任感。从这个角度看,吴菊萍的个人行为具有更为宏远的社会意义。她告诉我们,水泥建筑并不必然意味着人情的冷漠,素不相识也不代表危难时可以袖手旁观。套用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妞妞,是幸运的,不仅是她遇到了守护天使吴菊萍,更让她得到了无穷的人间真爱,在她被抢救的日子里,人们纷纷前往医院看望、点燃爱心蜡烛为她祈福,这一刻,她已然是我们大家的孩子,她的生命奇迹难道不正是人间大爱之使然吗!

“最美妈妈”以她无私的真诚与关爱、满溢的善良和真情,为世人点亮一盏尘封的明灯。她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进人们心灵。她是最好的道德榜样,她舍己救人的高尚,见义勇为的精神,母性光辉的伟大值得太多的人去学习去追寻,她的义举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爱,是会感染的。这段时间以来,吴

菊萍、妞妞的邻居以及数以万计的网友,通过折千纸鹤、系黄丝带、发微博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共同祈祷吴菊萍、妞妞早日康复,仿佛大家都成了一家人。“最美妈妈”托起的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幼小生命,她更托起了伟大的母爱,唤醒了邻里的真情,把爱带到了我们大家身边。她就像一把钥匙,在人们的手中传递,打开了通往人们心灵深处的一扇大门,把植根于社会的真善美瞬间点燃出来;她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平凡人的光辉与美好,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更多像吴菊萍这样的普通人。我们期望更多的“最美”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而这些“最美”必将阐述出大爱无疆的真意。

带着关切与敬意,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这件被吴菊萍称为“本能的事”,让人们看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上千只五颜六色的千纸鹤点缀着菊萍的病房:“早点恢复,我们爱你!”它让我们读懂了这座城市的文明、高尚、和谐、温暖和爱。我想说,最美妈妈,你有着不平凡的内心、不平凡的精神,希望你快点康复!作为一名邻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有心人。也许我们做不出惊天动地的事,也没有“最美妈妈”那般伟大,但却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像“爱心爸爸”吴仁贤那样时时刻刻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身体力行“奉献并快乐”的人生理念。“远亲不如近邻”,作为她的邻居,我们应当是爱的传递者、践行者。

英雄的诞生具有偶然性,但偶然之中有必然。吴菊萍那关键时刻的一伸手,展现了人性的精彩。人们为这份精彩喝彩,这是向善社会的一大进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记取这份精彩的传递,善待身边的人,用爱交织身边的事。这,就是我们的邻居吴菊萍,与你为邻是我们的自豪!“最美妈妈”、“爱心爸爸”,是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性的大善大美。你们——是这个城市的一座精神丰碑!让认识不认识的人,走进了你们的精神城堡;你们,是“最可爱的滨江人”,是这座城市爱的使者!

《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简介和事迹(精选多篇)(全文共1268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