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 京新高速白明公路建设项目BMLM4合同段招标文件。
1.2 现行的国家和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一2015)等有关公路工程相关规范、标准。
1.3 京新高速白明公路建设项目BMLM4合同段相关施工设计图。
1.4 白明公路建设项目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1.5 施工调查资料
1.6 我单位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1.7 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1.8 公司相关的安全、质量、环保以及节能减排的文件。
1.9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成果。
2、编制原则
2.1满足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工期、效益、环保、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管理目标,真正做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2.2工程建设与地区的发展相协调,保护地方交通和周边环境,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2.3采用技术先进、高效节能、效果稳定、经济合理的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认真贯彻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明施工方面的要求及相关政策规定,本着“三同时”的原则,确保环保、水保措施与工程主体施工同步实施。
2.4依据本工程执行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一20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等有关法规。科学部署,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四新”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控制工程成本。
2.6 认真贯彻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明施工方面的要求及相关政策规定,本着“三同时”的原则,确保环保、水保措施与工程主体施工同步实施。
2.7 根据甘肃省酒泉市肃北县当地气候特点,编制施工进度。
3、编制范围
本标段起点K1889+000至终点K1915+500,全长26.5k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二、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及工程特点
本项目为京新高速的甘肃段,主线起点为内蒙与甘肃交界的白疙瘩,顺接内蒙古境内路线,由东向西在戈壁滩中布设,经过两平川至马鬃山镇,从马鬃山镇北侧约4km处(与S216线互通)过境后,继续向西,经盐池,至终点甘肃与新疆交界的明水附近,顺接新疆境内路线,路线全长134.407 km。
本标段水稳底基层起点K1889+000,终点K1915+500,全长26.5km。水稳底基层厚32cm,共计710153平米。
2、主要技术标准
2.1 路面技术指标
1.路面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0Km/h
2.2 路面结构层及技术要求
上面层4cm 改性沥青混凝土 AC-13
中面层6cm 改性沥青混凝土 AC-20
下面层7cm 密级配沥青碎石 ATB-25
封 层热熔橡胶沥青碎石封层
基 层20cm 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32cm 水泥稳定碎石
2.3施工标准
满足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
2.4验收标准
现行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三、施工方案
1、下承层准备
1.1路床检测合格,正式交验后方可铺筑底基层。
1.2铺筑前采用大吨位压路机进行补强碾压,并在铺筑前对路床洒水湿润,边铺筑边洒水,洒水湿润长度距摊铺机不超过20m,确保路床湿润,稳定层中的水分不被路床吸收。
2.材料准备
2.1水泥
水泥采用酒钢宏达,阿克塞恒亚、新疆天山水泥。水泥采用新标准的32.5级普通硅酸岩水泥(初凝时间4小时以上,终凝时间宜在6小时以上且不小于10小时),快硬、早强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每批水泥进场时向厂商索取水泥的种类及数量清单,以及厂商的试验证明,证实该批水泥已经试验分析,在各方面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并对进场的水泥由我部工地试验室按相应水泥标准中所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取样检验,检验结果报送业主中心试验室批准。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2.2碎石
施工前,按业主程序批准的混合料组成设计的材料备料,不得随意更改材料和料源。各种不同材料及不同规格集料修建隔墙隔离,分别堆放。
底基层用碎石压碎值不大于26%,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应不超过18%。底基层0.075mm以下粉尘含量(%)不大于1.2:底基层软石含量(%)不大于3。
3、混合料的组成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振动成型方法。混合料室内试验混合料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底基层不低于3.5MPa。
4、施工放样
在所选取的路段,完成对下承层相应指标的验收工作后。使用全站仪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m设一中桩、曲线每5m设一中桩。路基两侧使用Φ3mm钢丝基准线控制铺筑厚度和高程,直线段每10m设一钢丝支架、曲线每5m设一钢丝支架。两端使用紧绳器拉紧,拉力不小于800Kgf.进行高程和厚度控制测量,根据两侧的基准线控制标高和横坡。按照拟定的松铺系数1.28做好高程控制桩。
5、拌合
采用集中厂拌法,材料配合比控制准确,得到业主的批准后,正式拌制混合料。拌合时,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和水泥剂量,要求每个料仓下面必须安装称量精度达到±0.5%的电子秤。做到配料准确,拌合均匀,集料粒径组成以及级配范围符合混合料组成设计要求。
施工前依据当天测定的集料天然含水量、气温情况和运距远近,综合调整用水量,确保运至现场的混合料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或略大于最佳值0.5%~1.0%。
实时监测各个料仓(包括水泥和水)的生产计量,严格按照当天的标准配比进行生产控制,试验人员每2小时对混合料的水泥剂量和每1小时对含水量进行检测,每天上、下午对集料级配比进行1次检测和制作混合料试件各1组,在标准条件下养生,进行强度试验,检验混合料的质量。
6、运输
采用较大吨位(25吨以上)的自卸汽车运输,司机进场后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以及熟悉运输道路。装料时采用“品”字型卸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运输能力与拌合能力相适应,并有所富余,保证施工连续性。混合料采用蓬布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运输的时间一般限制在60分钟内。
7、摊铺
(1)、采用一台(中大DT-1900)摊铺机厚32cm全宽进行摊铺, 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要相应于摊铺速度调整到保持稳定的速度均衡地转动,两侧要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以减少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的离析。
(2)、摊铺开始时,按设计要求的横坡度及虚铺厚度将熨平板调整准确后,料斗上满料后才可摊铺,前进5-6m后,立即检测已铺混合料虚铺厚度及横向坡度,若不符合要求,及时调整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摊铺。
(3)、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控制在1-1.8m/min左右。
(4)、为了防止混合料运输车在卸料时碰撞摊铺机而对路面平整度造成影响,要求在卸料时运输车必须远离摊铺机20~30cm左右停住并挂空挡,由摊铺机推动料车前进,前进时起斗卸料,严禁运料车碰撞摊铺机。
(5)、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及中间接缝,对局部粗集料“窝”,用新拌混合料填补人工翻拌、整平。
8、碾压
(1)大厚度超宽碾压采用4台压路机进行碾压,1台YZ36震动压路机、1台YL37轮胎压路机、1台YZC13双钢轮、1台BW22震动压路机,非大厚度超宽碾压采用4台压路机进行碾压,1台YZC13双钢轮,2台BW22震动压路机,1台XP30轮胎压路机,具体碾压工艺根据试验段确定。
(2)、压路机(按其吨位大小)在碾压过程中按照“稳压→振动→收面”和“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低后高”的原则进行阶梯型碾压,并将阶梯侧向也进行碾压,以确保底基层平整度。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压路机的调向应在已碾压好的路段上缓慢进行,后轮压完摊铺全宽时,即为一遍。
(3)、禁止压路机在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急刹车和突然起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表面不受损坏。
(4)、碾压时,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2Km/h为宜,以后宜采1.8-2.2Km/h。碾压长度不超过30m。碾压过程中,混合料表面应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喷洒少量的水;如遇到“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应及时翻拌、整平重新碾压。
(5)、采用胶轮配合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收面,确保压实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松散、裂缝、轮迹、弹簧现象。
(6)碾压工艺:初压:第一遍初压主要是提高混合料的初始密度,起稳定作用。采用1台YZC13型13T(编号为1号)双钢轮压路机碾压,前进时采用静压、后退时采用弱振。碾压段落控制在30--50米左右;初压顺序采用由底侧向高侧碾压,压路机碾压时相邻碾压带重叠1/2轮宽;碾压速度控制在1.5-2Km/h。
复压:复压主要是解决密实度的问题。
复压第二、三、四遍依次用YG36型36T(编号为2号)震动压路机强振碾压、YL37型37T(编号为3号)胶轮压路机喷雾洒水碾压、BW220型22T(编号为4号)震动压路机强振碾压,由底基层外侧(距边缘40-50cm)向内侧前进、后退一遍。第四遍完成后由试验人员测压实度。为确保压实度,继续采用YG36型36T(编号为2号)震动压路机强振碾压、YL37型37T(编号为3号)胶轮压路机喷雾洒水碾压一遍(既第五、六遍)。
终压:终压的目的是消除轮迹,改善铺筑层的平整度。终压采用1台YZC13型13T(编号为1号)双钢轮压路机静压配合YL37型37T(编号为3号)胶轮压路机收面,碾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碾压速度控制在3-4.5Km。
9、接缝处理
混合料摊铺必须连续,因故中断时间大于2h时,要设置横向工作接缝或者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经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及垂直接缝,再摊铺新的混合料,严禁采用斜坡搭接。
横向工作接缝处理,下一个工作班摊铺前,必须用三米直尺检测,将接头处平整度不满足要求的部分挖除,挖除线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做到接缝垂直,挖除的废料要打碎整齐堆放在土路肩上,可以作为路肩回填材料使用。
明涵台背、桥梁搭板的前端处理,摊铺前必须人工配合机械将临时道路堆置的土彻底清理,并洒水用重型压路机补强碾压3~5遍,边角部位用小夯配合夯实。挖除的废土不得堆置于路肩,要运至弃土场。以后几层摊铺时明涵台背、桥梁搭板的两侧临时便道必须用碎石和稳定材料设置,挖除后打碎堆置于路肩,可以作为路肩回填材料使用。
10、养生、交通管制及切缝。
碾压完毕,压实度检验合格后,采用覆盖不渗水土工布的方法养生,有渗水土工布采用一布一膜型。土工布顺线路纵向铺盖,横向搭接50cm,在基层两侧搭下不少于50cm,土工布搭接处采用袋装沙按纵横向间距不大于1.5m压住,防止被风吹起。养生期间随时保持表面湿润。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车。前3天水车不直接上新铺路面洒水,而是停靠于另一半幅,采用人工手持水枪淋洒的方法养生,养生期结束后未铺筑上层时,表面也不能过份干燥,要继续洒水,每天2~4次。
水泥稳定碎石养生和交通管制的好坏对于其强度的形成至关重要,若养生或交通管制不当,很容易造成其表面松散及强度损失,对路面质量形成较大隐患从而导致路面使用寿命缩短,故我部将把养生及交通管制做为控制重点来抓。
为防止底基层在运营期产生隆起,引起路面产生胀缝,根据业主要求在底基层、基层试验设置伸缩缝,在底基层、基层分别设置,每层设置伸缩缝位置应重合,其设置间距为500m,伸缩缝位置应避开桥梁伸缩缝及明涵。具体做法为:在每层稳定层养护7d,钻芯取样时用切割机切割,缝宽为5cm,深度与结构层等厚,切缝必须与线路纵向垂直并用小粒径单级配碎石填充平整,基层填充后还要洒布热沥青封水,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每层伸缩缝设置位置由项目部根据平面布置图确定具体位置上报业主代表及监理工程师同意后上报项目办工程科后实施,并记录在案,以便运营管理单位运营期监测。
11、施工气候条件
工地气温低于5℃时,不进行施工,并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15-30天之前完成施工。雨季施工,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受雨淋。降雨时停止施工,但已摊铺的混合料尽快碾压密实、用土工布进行覆盖。
12、检测、取样和试验
水泥混合料在施工现场每天进行一次或每2000m2取样一次,检查混合料的级配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并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的含水率、水泥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已完成的铺筑层上按规定进行压实度试验。基层取钻件(路面芯样)检验其整体性。对于所有试验结果,均报业主审批。
同时对底基层外形几何尺寸(标高、宽度、横坡、厚度等)实施检验。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框图如下:
四、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技术要求和业主程序进行原材料试验和混合料组成设计。
2、开工前,按业主工程师批准的试验段实施方案铺筑试验段,对计划用于本工程的材料、配合比、松铺系数、最佳含水量、拌合机、摊铺机、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试验,取得满足规范要求并经业主工程师批准的试验数据,以指导施工。
3、采用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性能优异的机械设备。加强职工的技能培训,提高作业水平,加强现场组织管理。
4、当气温低于5℃和雨天时,严禁施工;在第一次重冻冰(-3℃~-5℃)到来之前15天完成。
5、施工前对下承层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
6、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级配、灰剂量、压实度、强度均须达到规范要求。
7、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充分碾压,不采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
8、摊铺机后设专人负责,对平整度及离析及时处理,提高底基层平整度,为提高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创造技术条件。
9、混合料从加水拌合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