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一旦提起汪精卫,相信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卖国大汉奸。但是汪精卫在民国政坛上可谓是翻云覆雨。
汪兆铭·字季新(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河口镇人,家住番禺豪贤街,原中国国民党副总裁,并为亲日派首领。在他的一生里有两个最大的决定也是最大的转折点,一:为推动革命刺杀满清摄政王。二:在抗日时期投靠筹建伪国民政府。这两个决定使他以烈士而闻名,以汉奸而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和生命,他的一生充满着矛盾,多变与争议。
汪精卫早年留学日本,逐渐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特别是孙中山于1905年夏在东京创立同盟会前的讲演,打动了前来拜访的年轻的汪精卫。他很快加入了民主革命行列,成为同盟会的最早成员,并在孙中山的指导下,成长为革命党人中最受欢迎的宣传鼓动家。
当时的汪精卫称得上是热血青年,那时的他积极上进,讲义气,在留学生中声望也很大。更由于他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他也不负众望,积极工作,为了革命事业努力奋斗。正如当代的大学生一样,充满着激情与活力,勇敢与无畏。可见当时的汪精卫思想进步,顺应时代的发展,迎合民意,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留下了美名。
大革命时期,汪精卫积极拥护孙中山与三民主义。孙中山在考虑国民党改组时,曾征询汪精卫的意见,虽然汪精卫不赞成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不过在孙先生的坚持下,汪精卫也就不再固执己见。并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汪精卫一直坚持和维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政策,同国民党内反对国共合作的右派分子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在革命活动中,汪精卫起初是不赞成搞暗杀的,他认为:"革命是何等事业,乃欲刺杀一二宵小而唾手得之?直小儿之见而已。"然而在1907到1908年间,革命党人的多次武装起义纷纷失败,《民报》被查封、许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同盟会内部严重分裂、不少人情绪沮丧、革命形势低落。这一切刺激了年轻脆弱的汪精卫,使他走上了极端的道路,决心"藉炸弹之力,以为激动之方",希图以此挽救革命。
汪精卫等人组织的暗杀行动,以失败告终,汪精卫等人被捕,按照清律谋刺摄政王当凌迟处死,但当时全国革命形势高涨,人心浮动,清廷为稳定民心,最后只判他们终身监禁。1910年4月汪精卫入狱,并赋诗《被逮口占》,其中一句“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传唱于革命党人和爱国群众中。
人总是会随着时代变化的,有的人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赢得后世人的敬仰;有的人则违背人民的意愿,不顾历史的发展规律,遗臭万年。汪精卫就属于后者。虽然汪精卫在辛亥革命与大革命的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他在随着时政的变换,汪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做出了各种被人民唾弃的行为与发言,这使他以烈士而闻名,以汉奸而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和生命。
第二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黄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报告
关于农民工工作环境的调查报告
姓名:
院 (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年级:09机械
学号:
关于农民工工作环境的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交通状况的日益改善,务工人员的流
动也日益频繁。由于在城市能够找到报酬相对较高的工作,许多原本生活在
农村的人来到城市寻找工作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些外出的农民工得生活状
况和工作环境究竟如何?为了切实的了解外出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特此展开
此次调查。此次调查以宿州市小型工厂和个体户为主体,深入走进农民工的
生活,以寻求相关信息。
一、概述
根据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细则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
课校外社会实践将于今年暑期展开。为了完成我校这一暑期实践教学环节的
任务,特此展开了此次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采取实地参观、实习和访谈的形
式,以在宿州市小型工厂和个体户中从事工作的外来农民工为调查主体,以
切实了解这些农民工的工作环境而开展的。通过实地的参观和访谈,基本掌
握了这一地区所调查的范围内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现状,和一些突出问题,并
提出相对的改善意见。经过这次调查我自身也有很多收获。
二、活动的展开
工作环境不仅包括工人工作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还包括工作中的人际关
系,住宿和饮食的环境,工作之余的生活状况(精神文明生活)等等许多与
工人工作息息相关的各类各式各样的周边环境的总和。
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能够让人工作愉悦,身心健康,十分有助于提高工作
效率,丰富精神生活,可以说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往往能够事半功倍。由此
可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极其重要的。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究竟如何,以便更好
的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特以此次暑期实践调查为契机,开展了对宿州市
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的 调查。
宿州市地形复杂,街道纵横,工厂种类和数量众多,情况十分不利于个
人开展逐一的参观和调查。所以我对工厂进行了分类,主要对从事轻工业加
工和物流运输的工厂和工人进行参观和访谈。对于工厂数量多这一点,我采取了随机抽取的办法,对于同一地点的同一类型工厂,只随机挑取期中的少数几个进行参观和调查。出于此次实践的人数要求(人数不得多于两人)和经费上的限制,本次社会实践无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
确定了调查的地点和调查方法,接下来的就是实地的考察。
我首先来到徐州的一些小型服装加工厂、物流公司和一些辅料加工厂。在说明来意后,大部分的工厂管理人员同意了我对其公司的工人的访谈。随后我来到七堡和九堡的物流公司,布料、罗口加工厂和当地的一些外来人员开的小商店和早点铺进行参观和考察。
为了便于统计,在访谈中我提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有以下问题:
1 您对您的工作环境是否满意?
2 哪些地方不满意?
3 您希望您的工作环境在哪些方面能够改进?
4 如何改进?
大部分工人对我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回答,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也具体了解了这些工人的工作环境现状。
另外,我也在这些考察地点的周边进行了观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娱乐设施进行了考察。不同的地点周边的生态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娱乐设施和娱乐生活也有一些 ……此处隐藏6922个字……困难,是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
下岗职工广义上不仅仅包括国有企业改革的下岗人员,包括城市化进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了土地,农民也成了下了岗的农民;包括乡镇企业关停并转的分流人员;包括三资企业及民营企业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的淘汰人员。这部分人员中再就业成为问题的主要是 “4050”人员,年龄大、文化低、资金少,门路缺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二.应该多增加一些就业单位
要解决再就业这个问题,就要大力开发各种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就业形式。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方面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要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和中小企业,以扩大再就业领域。很多下岗人员由于文化、年龄等条件的限制已无法适应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操作相对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却可以发挥他们的特点。如服装、玩具等行业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但技术要求并不高。还有如旧货业,散布全国的2500多家旧货市场和企业共吸纳下岗职工100多万人。旧货业已成为下岗职工重新施展技能的又一舞台。旧货业的发展,对满足中低收入群众的消费需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旧货业的发展,对安置下岗职工、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据调查,旧货从业人员主要由下岗职工与农民两部分构成,其比例约为3:7,旧货业已成为各地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拓展新兴农业,发展新兴产业,发展适合消费者生活质量提高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要求的新产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绿化布置、家庭园艺装饰、礼仪花卉的需求日趋上升,这个项目很适合都市型服务产业的发展。项目的招标方有强大的花卉基地支撑,投资风险小,且花卉业具有较高的利润和良好的前景,有利于就业困难人群稳定就业。花卉销售历创新高,在忙碌的花商中,有不少是下岗后自谋职业的城市居民已有10年“花龄”的藏女士在济南市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京林鲜花市场拥有一个20多平米的摊位,10年前下岗时,她也曾为今后的出路犯过愁。后来,加入了花卉协会,进入了京林鲜花市场,市场给了我们一些机会:培训插花技术,带我们出去参观学习,提供货源,建立网站,帮我们做宣传,提供一切方便,在这个行业越做越有奔头了。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成为近一个时期再就业行动的主攻方向。一方面继续拓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领域。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杨柳在全国餐饮业再就业工作典型企业座谈会上说,餐饮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国现有350家企业,1800万从业人员。去年我国全社会餐饮业的营业额是4369亿元,而美国1999年的餐饮业营业额就达到了3540亿美元。我国人均年餐饮消费大约是300元左右,美国人均年餐饮消费是1000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美国人均年餐饮消费是我国人均年餐饮消费的27倍。我国的餐饮业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餐饮业对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要求相对不高,餐饮业的大发展必然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工作岗位。各餐饮企业要通过整合现有岗
位资源,挖掘安置人员的潜力,开辟新的服务项目等途径,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优先就业的机会。
另一方面重点发展包括清洁、绿化、保安、公共设施养护在内的社区服务业,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
社区服务业门槛低、投入少、技能要求不高、就业形式灵活,就业岗位更适合下岗失业人员。随着家务劳动和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以及社区自身建设的发展,社区服务业还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湖北省提出,将把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作为增加再就业岗位的“新亮点”,以社区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开发托幼托老、家庭病房、代购物品、修理维护等家政服务岗位,物业管理、保洁保绿、商品快递等劳务型岗位,社区治安、市场管理、环境维护等公益性岗位,发展钟点工、季节工等灵活就业形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社区服务业,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开办小餐饮、小商店、报亭、电话亭等个体经济,实现自主就业。
今年武汉市在市、区、街、社区四级建立“再就业信息网”,全市883个社区的下岗职工情况,基本可以从信息网上查到。通过这个网络,目前全市已有8万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安徽省蚌埠市治淮街道光明社区居民刘席英谈起再就业,十分感慨。几年前她从单位下岗后,和爱人一起赋闲在家,生活窘困。在社区就业服务站的帮助下,她办起了这家社区幼儿园,保证了自己生活的同时还吸纳了7名下岗女工就业。刘席英:“如果在社区里没有这个新的再就业服务体系,我不可能有今天新的岗位,更谈不上带动一批下岗女工一同就业。”
这样,在未来我国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的进程中,社区服务业门槛低、投入少、容量大等特点将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为绝大多数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一个迅速实现再就业的渠道。
三.必须加强下岗人员的素质,所以加强培训
我国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一些地方时常出现岗位“虚位以待”情况。这一方面是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观念不适应造成的,而更多是自身素质较低导致的。加强职业培训已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迫切要求。
据抽样调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平均年龄为40岁,其中大龄下岗职工占下岗职工总数的30%左右,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
0%,初级工及没有技术等级的占50%,在市场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加强下岗职工的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迫在眉睫。劳动保障部提出,要组织社会各方面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免费培训,政府在严格评估效果的基础上,给予补贴。要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下岗职工需要社会的关爱,更需要切实的帮助。劳动保障部要求各地加强街道、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配备专门人员,构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使基层组织机构真正承担起下岗失业人员、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要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加快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及其公开发布系统,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为下岗失业人员求职、创业提供及时、便捷、周到的服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分重视职业培训在促进再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救济保障毕竟只是权宜之计,从长远来说,重新上岗,才是让下岗者摆脱物质和心理困境的有效“药方”要提高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帮助下岗职工通过培训掌握再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形成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良性机制。深圳市通过“公开竞争、全方位评价”,从各类社会培训实体中确定了17家培训能力较强、信誉较好的的培训机构,组成再就业培训网络;根据市场需求及下岗员工的具体情况,开设了包括计算机、机电、维修、特种作业、服务等50多个社会需求量较大的培训专业和工种,规定每个下岗员工享有两次减免学费最高可达2014元的技能培训机会。5年来,全市共有5181名下岗员工、4.21万名失业人员参加了就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
四.政策的优惠和规划的行业
各级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整顿市容时,要统筹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经营场地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安排相对集中的生产经营性培育性场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