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篇:永城五中师德师风暨作风纪律集中整顿活动总结报告
永城五中师德师风暨作风纪律集中整顿活动总结报告
按照市教体局党组统一要求,我校在本学期开展师德师风暨作风纪律集中整顿活动,历经近一学期三阶段活动即将结束,特总结如下。
一、(一)学习教育、提高认识阶段(3月18日至4月6日)
采取集中学习、分散自学、座谈讨论等形式,组织教职工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学习教育,着力提高思想认识。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十届省纪委二次全会以及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二是学习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市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教职工正确看待困难和挑战,务实重干运作,马上办抓落实,争做“四机一壶”式干部,保持昂扬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三是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3〕10号)、《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六条禁令。向豆月兰同志学习,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教职工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提高师德水平,推动五中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我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规定篇章,展开法制教育,以办公室为单位,积极认真的加强思想教育,按照日程,大力推进。每位教师认真结合工作实际,精心撰写政治学习笔记10篇。学习教育情况于4月6日前已经报教体局监察室。
(二)查找问题、深入剖析阶段(4月7日到5月26日)
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我校结合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个人自查与同志互查相结合、自查和社会评议相结合,认真查找干部教职工自身在学习、思想、作风、纪律、师德师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采取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卡等方式,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我校以办公室为单位开展查摆。针对查找的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不怕揭短亮丑。对照“六查六促进”,全体教师进行查摆,班子成员也积极查摆。我校查摆情况报告于5月26日前已经报教体局监察室,个人自查的问题由我校党支部存档。
(三)整改落实、总结提高阶段(5月27日至6月18日)
1.对查找出的问题,我校和个人要本着边学、边查、边改的要求,逐一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明确时限,逐项落实。对涉及面大、群众和家长关注的问题,立行立改,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每人都写出书面整改承诺,并认真践诺践行。
2.我校结合这次师德师风暨作风纪律集中整顿活动,全面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健全行之有效,既管现在又管长远的规章制度,把集中整顿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用规章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实现师德师风和作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长效化。
本阶段我校坚持查与整改相结合,积极推进查摆问题。严格落实规章制度,积极建立长效机制。效果明显。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工作作风明显好转。
我校所有教职员工一边积极参与整顿,一边合理安排时间,主动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本学期以来每位教师上班早来晚归,提前候课的风气以蔚然成风,没有一起参与有偿补课和推销教辅资料行为。教师工作状态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二)长效机制建立。
学习积极组织校委会,集思广益整合思想,制定了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永城五中制度汇编。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集中整顿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差甚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个别教师主人翁意识不强。二是个别教师纪律松懈、作风漂浮。三是工作主动性不够。四是教育教学成绩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学生厕所蹲位问题需解决。六是学校特色建设需加强。总之,通过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开展,我们将会把这次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作为长效机制,始终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力争将学校办成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成才的品牌学校。
第2篇:永城五中师德师风暨作风纪律集中整顿活动总结报告
永城五中防汛抗旱自查报告
汛期将至,我校按照《永城市教体局关于抓好学校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排查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我校对校园环境进行认真排查,报告如下:
1、加强对校舍和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危房、消除安全隐患,严防伤害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
2、对容易引发火灾、存放危险品及人员集中的场所作重点检查,要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更换,确保消防器材的完好;
3、加强对仪器室、实验室、机房等重点部位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严格剧毒品、易燃易爆品的管理;
4、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
5、积极对围墙进行加固,学校整个西面和北面的围墙进行了加固,南面和东面的围墙进行了更换。
6、下水道进行了疏通修理,掏挖了稀泥。
排查隐患,安全工作防患未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针对我校实际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排查:1、危房、危墙、基建场地等基础设施;2、护栏、阳台、窗户、户外体育设施等;3、用电设施;4、交通方面;5、师生饮水、食品卫生;6、学生课外活动;7、环境卫生;8、教育不当造成的隐患等;9、校园周边环境。
对以上隐患排查情况均要有专人负责督促整顿,确保各项安全防患于未然。
我们将防患于未然,齐抓共管,确保汛季到来学校无危险。
永城五中
2020/5/15
第3篇:实践活动总结
用好你的手,垃圾无处溜
大自然是这个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母亲,她给予我们无穷的恩惠。我们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听到小鸟的歌唱,看到美丽的花朵和树木。如果这么好的环境被破坏了,我们就只能呼吸着臭臭的空气,看不到小鸟的身影,也看不到美丽的花朵和树木了,就像生活在垃圾堆里一样。
所以,俗话说“环境保护,从我做起”,那么,现在初中的孩子是当今社会的主导者,也是未来世界的缔造者。我们更应该从现在抓起,做好领头军,完成环境保护赋予我们的重任。同学们,
你丢一点,我懒一点,教室变丑了!你捡一点,我勤一点,校园变美了!要保持环境的整洁,不仅要做到不乱扔,而且要做到主动捡,这样我们的校园才会更美丽。乱扔垃圾是在马路上经常见到的现象,可能乱扔垃圾时,你会想:反正只有我一个人乱扔垃圾,又没关系的。这样您就错了,这样下去自然环境会遭到很严重的破坏。
乱扔垃圾不但污染环境,而且还会给人类带来很严重的伤害。人们可能患胃癌、食道癌、肠癌等疾病,都跟乱扔垃圾有点关系。因为人们每 ……此处隐藏1178个字……评及社会的认可,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汇报如下:
一、 在育人理念方面
1、建校以来形成的办学理想更加坚定巩固
永城五中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师生的幸福成长”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师为本、励志博学、成就学生、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以“自觉、本真、唯美、博雅”的校风、“勤奋、严谨、明德、启智”的教风、“乐学、善思、求实、创新”的学风,最终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的育人目标。
2、构建了框架结构完整的课程体系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建设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这一载体非常关键。我校的课程体系由两方面组成:
一是基础课程。我校在教师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按国家要求开全了课程。除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音美之外,我们还开设了计算机、书法、省情礼仪、劳技等学科。唯有学科的全面开设,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校本课程。通过“心舞”期刊这一平台,逐步积累、编制校本教材,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实施,丰富学生的乡土知识、历史文化。让周围的环境与自己有一种富有意义的关联,产生心灵的对话,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永城、热爱家乡的豪情。
3、建构了彰显师生活力的“四环节循环”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需求的课堂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驱动力。从教学环境上,将致力于营造师生民主、自由、宽松的氛围;在教学理念上,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转变。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在我校开展的轰轰烈烈,教师们执行的扎扎实实,推进已经初见成效。并且有很多老师通过探索创新,逐步实现模式的多元化。五中学子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课堂活力四射,丰富多彩。一年来,我校承办了市教研室举行的多次大型的公开课和示范课.
4、形成了连续递进的德育教育体系
在人才培养上我们确立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的育人方向,学会做人是第一位的。学会做人就是让学生做一个品德优秀、心地善良,不以强凌弱、以大欺小,有同情心、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结合实际情况,我们逐步形成了递进式的德育教育体系:七年级侧重养成教育,八年级侧重理想教育,九年级侧重责任教育。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状态下自觉表现出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热爱学习、按时作息、不乱扔字纸、爱护环境、热爱劳动、物品摆放有序、被褥叠放整齐、不打架骂人、进入教室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等各个方面。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如果想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发自内心而不需要任何监督就能做到的,那就说明学校的养成教育达到了预定目的。如今,放眼校园,一片洁净;走进宿舍,整洁有序。我校先后受到教体局两任局长的表扬,兄弟单位数次来我校参观学习。
理想是行动的指南,在七年级学生心智逐步成熟的基础上,接着对他们注入理想教育、责任教育,丰富他们人生的心理历程。另外,我校按国家标准兴建了心理咨询室,并引进了大量的先进设备,配备3名专职心理教师,疏导了孩子的心理,让五中的孩子心理更健康,成长更茁壮。
二、特色的学校文化引领发展
只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才能达到文化办学的最高境界。学校文化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浓缩与积淀,其价值在于深入师生的内心,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一年来,我校的文化建设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造配套设施一流、环境优雅的校园。我校的建筑和硬件设施是由北京大学设计的,标准高、理念新,功能室齐全,有书法室、音乐舞蹈室、电子阅览室、直播室、仪器实验室、多功能报告厅、电子屏、塑胶操场,这些高标准的硬件设施,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文化育人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学校走廊两侧布置了文化长廊,开设了《走进名人,放飞理想》、《成语故事欣赏》、《艺术天地》、《体育与健康》、《尖端科技园》、《各地风光园》等专栏;利用学校的墙壁,合理布局、精巧装饰了本地著名艺术家的书法绘画作品真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合理规划了校园,达到绿化、亮化、美化。如今校园里香樟、女贞等名贵树木冬夏长青,牡丹、月季,腊梅等鲜花四季溢香,五中成为了一个公园式的学校。书法、绘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花香、书香浸润了学生的心田。如今的五中在细微处渗透着大教育,在角落里体现着大智慧。
2、文化育人取得骄绩。永城五中以创建书香校园为目标,建校之初就积极开展名著阅读,并在全校开展“阅读考级活动”,有2800名学生先后获得相应考级证书。每天课前20分钟读经典,书声朗朗中诵天籁之音。我校的朗诵代表队和汉字听写代表队代表永城市在省级赛事上获得优异成绩。我校成立了《心舞》文学社,先后发展13期社员。创办了校刊《心舞》(季刊),为永城市中小学校本教材和文学期刊的创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承办了永城市作家协会的年会,会上永城市作协主席陈玉岭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把永城五中作为市作协的指导基地。
3、举办各种活动,引领学校文化的发展。本学年来,开展了教坛精英(文明教师、教研明星、赛课能手等)与学海骄子(文明学生、学习之星、才艺之星、劳动之星、感恩之星)的评比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全体师生的进取精神,推动我校文化建设的发展。对星级学生不仅颁发了奖品与奖状,还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表彰并拍照展示于学校文化长廊,在学校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年初成功举办了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构建了“和谐五中”。
4、开辟第二课堂,建立兴趣活动小组。本着扬长补短、差异发展的思路,尽可能为所有学生的特长提供更多的展示和发展空间,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校园就是他们的乐园,他们爱好什么,喜欢什么(只要是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这里就能做什么,就能做好什么。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成立了舞蹈兴趣组、朗诵兴趣组、音乐兴趣组,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分别参加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朗诵表演、心舞文学社活动、学生志愿服务队、学生书法比赛等。我校舞蹈、合唱、朗诵代表队参加永城市教体局组织的第五届艺术节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先后数次组织书画大赛、普通话演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市老年书画院把我校当做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市中小学运动会上,我校获得第2名;我校是永城市为数不多的足球项目学校,参加河南省中小学“一校一品”活动获“河南省中小学体育艺术师范学校”。学生进入校园,即说普通话,走廊楼梯处有推广普通话的标志,每学期每班都办一次宣传普通话的板报。升旗仪式,每周一次,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增强了爱国情感。
5、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我校自承办永城市首届道德讲堂以来,志愿者活动如火如荼,先后参加了“关爱女生”知识讲座、协助举办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幸福人生道德讲堂、参加市文明办组织的各项志愿者活动、推出善行义举榜--五中好人等活动。文明的五中人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契机,传播正能量,宣传推介五中。多次受到市文明办的表彰,以骄人的成绩创建为市级文明单位。
推荐理由
本次推荐的都是教学实际中的总结材料,从生活而来,真实可亲,可借鉴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