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计划

关于强化基层干部关怀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5-01-10 07:11:39
关于强化基层干部关怀工作的几点思考(全文共4571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报告凝聚着党中央对基层干部的真情关怀,体现出中央对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真挚关心。给基层干部更多关心爱护,需要各级党组织从政治、工作、待遇、心理和生活上更多的关心爱护、支持帮助,为基层干部做好排忧解难,努力让他们在基层安心、安身、安业,激发投身基层工作的动力和活力。基层干部处于生产工作第一线,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先锋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排头兵,也是展示党和政府形象的示范岗。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是打通“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最后一把接力棒,正因如此,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这个课题尤为重要。这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一定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进一步从完善制度着手,建立健全关怀机制,真正关心基层干部、真心关爱基层干部,既要营造利于基层干部成长的政治环境,又要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上给予充分的关心。

一、基层工作人员现状

(一)条件艰苦,人员少,压力大,工作家庭较难平衡

作为基层干部没有固定时间,正常休息时间的不到保障,工作地点偏远,对家庭给予少,工作付出多。乡政府及各驻乡工作单位,工作人员相对少,一人数职,对接上级日常工作安排由于距离县城较为遥远,单趟车程近*小时,属于我县最为偏远的乡镇之一,为切实保障工作时间在岗,工作人员基本上是下乡即住,回归家庭承担家庭责任的时间难免被无形压缩。

1、全力夯实群众基础。乡村干部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目标也是人民群众,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必须保障全天候为群众服务,纵然没有节假日和周末,努力为群众解决问题。

2、任务繁多责任重大村级党员干部,分身有术,身兼数职,不厌其烦,分别接受各垂直上级部门的调度指令,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繁多,有时候为了赶进度完成任务,不得不逼着自己加班加点。特别是有些部门一到周末、节假日就要材料、下通知、听汇报,搞得工作人员压力很大。由于身兼数职,所以工作效率不高,为了群众生活奔小康,党员干部要舍得跑时间奉献给工作,加班加点工作,对家人孩子陪伴很少。

(二)体制管理,机会少,晋升难,工资待遇普遍偏低。

我国公务员推行的是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增长机制,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都与职务和级别挂钩,乡镇干部如果提不了干,职务与级别就上不去,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自然而然也就上不去。一个乡镇充其量也就十五、六个科级岗位,95%的乡镇干部辛辛苦苦、默默无闻一辈子还是个一般干部。在一线埋头苦干,奉献青春的是乡镇一般干部,可是每次加工资时,科级及以上的干部每次可加五六百元,而这些常年风里雨里奋战在农村一线的乡镇干部,由于没有职务和级别每次只能加二三百元。95%的乡镇干部辛辛苦苦,几十年到退休的月工资,也没有在县级及以上部门提了干工作才几年干部的工资高。除此之外,街道与乡镇又有区别,乡镇干部可以每月领400多的乡镇补贴,而街道干部却什么也没有。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人们只关注政策的落实情况,而忽视作为落实政策的基层干部的政治待遇。在县级政府部门工作,循规滔距一辈子,到退休最低可以落个科级待遇;而在乡镇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奉献一辈子,到退休还是个一般干部。虽然近年来县级以上部门公开从乡镇选调工作人员,但这难于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干部所面临的困境。基层干部忙,得辩证看。忙了才能有作为、有进步,但另一方面,从待遇、编制、心理和舆论上,的确该多关爱这个群体。

(三)权责不等,任务多,执行难,部门合作衔接不畅。

对于安全、环保、禁毒、征地拆迁等硬性工作责任压力大,一纸通知、一份责任状,个别上级部门把责任都推给街道、乡政府。比如环保、安全、食品药品监督等,乡镇没有专业设备、缺少专业人才,很多专业知识乡镇干部很难搞懂,一旦出了事,就要被打板子,甚至被撤职。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只有监管义务,没有执法权限,很多事情在法律上无权处理。

1、权利与责任不对等无法作为这种不作为现象主要存在于村级与乡镇一级组织的基层干部之中。乡镇是最末端的行政组织,村级是派出机构。这一层级组织存在较多的权责不一致、事务与财力不匹配现象。这样村级与乡镇拥有的行政执法权远远小于事权。因此,有很多事务,基层干部想去作为但却无法作为。

2、责任与风险不敢作为。随着反腐的纵深掘进与法制化的建设,尤其是即将建立的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倒查机制,将把领导者的责任意识推到高点。在巨大的责任面前,客观上也会让少数领导干部选择不作为。从领导者的生命周期看,基层领导处于干部的成长期,宏观政策的认知能力、地方重大事务的决策能力、突发事件的化解能力等还不够。在一些重大政策决策中与重大矛盾的处理中,他们往往无法预估自己的责任风险,就可能惧怕责任风险不敢作为。一些基层领导者往往最大限度地回避责任。最典型的表现是“宁愿少干事不干事,保证不出事”的想法。造成这种不作为的原因是没有从制度与体制上及时化解领导者惧怕责任风险问题,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上,往往论资排辈、按部就班、四平八稳,难以将责任风险与选拔任用有机结合,把一些勇于奉献、敢于担当、善于创新、拼命硬干的人选拔出来

二、造成关爱基层工作成效难显的主要因素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

部分领导干部没有真正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开展关心关爱工作的重要性,对建立健全激励、关怀机制的思想重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讲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思想上的认识偏差导致实际工作不到位、实效性差。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国家干部是强势群体,不是关爱对象,国家干部是人民公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应强调个人利益。    

(二)可借鉴推行的优秀经验办法少。

各级组织对干部关心关爱的措施办法不多,对干部内心世界了解更少,对他们的利益诉求特别是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要求把握不准,有的甚至停留在口头表彰,没有在实际行动上给予帮助,也缺少有效的解决办法。即便已经行驶一些常规性关爱措施还比较单一,随意性比较大,缺少长效的关爱措施。除了少量的资金补助和定期不定期的评先评优外,没有具体措施。    

(三)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财力不足

关心关爱,经济是基础。受地方政府的财力影响,涉及资金的关心关爱制度,很难配套跟进,从而制约了关心关爱措施的落实。乡镇实际上是“吃饭”财政,很多工作没有额外拨付给乡镇工作经费,导致很多工作要落实很难,甚至还要倒贴钱。

三、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干部关爱工作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着眼于干部队伍的长远发展,按照“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的要求,切实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积极探索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政治坚定、作风过硬、能力突出的基层干部队伍,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对于干部既从严要求又真诚关爱,是我们党管理干部的重要经验,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关心关爱党的干部,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强化思想认识,常抓不懈、追踪随访。  

1、思想上重视,进一步强化关爱基层干部的意识。开展好关心关爱工作,在于常抓不懈,再好的制度执行不连贯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只能算作纸上谈兵。各级党组织应该进一步强化关心关爱工程的跟踪随访,建立长效的反馈机制;进一步担负起责任,明确分工,层层抓好落实,让关心关爱成为常态化;进一步严明纪律,建立系统的考评机制,适时开展奖惩机制,有效调动关心关爱工程的积极性;要健全组织机构,层层成立关心关爱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工作。党组织应该切实提高对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的工作的认识,把建立健全关心关爱机制作为维护党内团结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高度来抓。

2工作上重视,进一步完善工作考核评比方式。科学设置考评体系,进一步规范和控制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大力精减会议、文件和简报,抵制那种层层加码式的工作清单及随意压缩工作时限,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实实在在为基层干部“减负”、“纾压”,让他们从疲于应付中解脱出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主动研究工作,集中更多精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二)健全各项制度,完善措施,执行有据

健全完善慰问救助、生活补助等制度,形成覆盖全乡、措施得力、长期有效的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和帮扶救助制度体系。要从基层干部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基层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党组织应尽力减轻基层干部负担和压力,从政治、精神、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让基层干部在政治上有奔头,在生活上有质量,在精神上有力量,在服务上有精力。

1、进一步完善基层干部关怀制度。要使“关爱基层干部”成为各级的一种工作习惯,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就必须从制度层面予以考虑,实现制度化。必须着眼于广大干部的政治、精神、经济、文化需求,从建立网络、完善制度入手,不断建立健全激励干部、关心关爱干部的关怀机制。要将“关爱基层干部”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对领导干部“关爱基层干部”工作的评价体系,强化考核力度,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抓紧抓牢“关爱基层干部”工作,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把工作做实做细,让基层干部时时刻刻处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关爱之中。

2、进一步完善基层干部晋升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真正将那些肯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提拔重用,“撵走”基层干部中那些“嘴巴干部”、“甩手掌柜”,打破基层干部晋升“透明天花板”问题,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基层干部更有干劲

(三)营造关怀氛围,全员覆盖,劳逸保障

开展好关心关爱工作,关键在领导重视,上下联动,形成共识。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对做好关心关爱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建立健全关心关爱机制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党内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负起领导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健全干部待遇激励制度、基本工资标准调整机制、体检休假、谈心谈话等制度,切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基层干部当中。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加大财政倾斜力度,着力提升村干部、街道一般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探索建立节假日加班轮休或补贴制度,缓解基层干部工作压力,保障基层干部休息权

(四)切实落地关怀,针对实际,解决困难。

关爱基层干部常态化不是一句空话,要切实落实到行动上。领导干部要思想上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将“关爱基层干部”落到实处,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基层干部”的浓厚氛围,把建立健全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机制作为维护党内团结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高度来抓各级领导干部要满怀感情地为基层干部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经常下到基层,了解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切实体会基层干部的艰辛。要深入研究解决基层干部实际困难、提升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办法措施。要从关心基层干部的“油盐酱醋”入手,着眼细节,围绕基层干部的日常生活、工作能力提升、工作环境改善、工作任务安排等方面,设身处地为基层干部着想,为基层干部分忧,激发基层干部工作活力。

(五)强化教育培训,以学促管,提高素质。

以提高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不断加大理论教育培训的工作力度,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基层干部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精神。在培养上适度给予倾斜和优先,即组织调训优先安排、参观考察优先安排、工作交流优先安排。 


《关于强化基层干部关怀工作的几点思考(全文共457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