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校总体情况
绍兴县柯岩街道州山小学前身为善庆小学,始建于1918 年。百年的办学经历,积淀了学校丰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学校先后参与了两轮全国级教育实验——“基础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即柯桥教育实验,2003年起又投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办学理念前沿,教师教育观念新颖。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绍兴县文明学校”、“县示范家长学校”“绍兴文理学院法制教育实践基地”、“绍兴市示范小学”,通过“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Ⅱ类学校”验收,荣获 “县治安安全单位”、“县绿色学校”等荣誉。
学校少先队现有13个中队,581名少先队员。聘任有大队辅导员1名,中队辅导员13名 ,少先队工作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责任制,把少先队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
学校少先队在各级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少先队少代会精神,全面实施《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生存与发展计划》以及《浙江省少先队系统活动纲要》,以院士文化特色实践教育为主旋律,坚持以体验教育为手段,以体验活动为载体,深化“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注重队员整体素质的培养,开展了各类有益队员健康成长的特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生在全国、省、市级公开刊物上发表习作近百篇,其中省、全国级20篇次;在相关竞赛活动中,成果卓著,07年一学生获县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单打冠军、09年一学生获县小学生演讲比赛二等奖,学校多次参加街道小学生文艺会演均获一等奖,另有学生在县小学生信息学等各类竞赛中获得佳绩。《绍兴日报》、《绍兴县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来我校采访报道少先队特色工作,收到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主要工作特色和成绩
绍兴市红领巾示范学校是我校少先队多年的奋斗目标,为此我们依据《绍兴市红领巾示范学校评估标准》完善少先队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努力提高少先队工作质量,促进少先队员健康成长。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辅导员的共同努力,我校少先队的特色工作取得了出色成绩。
我校少先队工作主要有两张名片:
◆依托学校牵手院士独特资源,开展“弘扬院士精神、启迪智慧人生”院士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
◆开展“童眼看柯南”系列采风活动,感受地域特色文化,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依托学校牵手院士独特资源,开展“弘扬院士精神、启迪智慧人生”院士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
为弘扬院士们无比深厚的爱国之情,传承院士们百折不挠的钻研作风,继承院士们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从2009年起,我校少先队开展“院士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以“感知院士风采,走近院士文化,感受院士品格,感悟院士精神,走进院士生活”为主线,以家乡院士为学习楷模,以“弘扬院士精神,启迪智慧人生”为宗旨,通过学习院士事迹、探索院士精神,弘扬院士风范,来激发队员的爱国、爱乡热情,培养队员刻苦钻研、百折不回的优良品质,激励队员从小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奋发向上,立志成才。
学校老师沈科,近几年中亲身采访了27位绍兴籍院士,所积累下的院士照片、院士自述和院士寄语等宝贵资料,为 “院士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素材与坚实的成功基础。
(一)编撰校本教材 让院士事迹充盈师生耳畔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地方综合课程体系的开发实施,为学校发展特色文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校紧紧依托院士文化资源优势,以综合实践为载体,开展地域特色教育活动,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系列校本教材。学校老师通过整理沈科老师采访过程中积累的院士资料,上网、进图书馆搜集院士相关文献等,编写校本课程——《绍兴籍院士风采录》,书中收录有院士生平事迹、院士座右铭、院士寄语等,并将其分发到每个中队,由中队辅导员组织,利用自修课和校本课时间对《绍兴籍院士风采录》进行学习,各中队还专门开辟“院士之窗”,每周介绍一位院士的详细事迹,让队员们阅览、学习,并利用中队黑板报,刊登队员们的学习心得与体会。大队部还发动队员开展院士榜样调查活动,让每个队员确立自己的追星目标,并让队员亲自动手设计星卡与学校校牌合为一体。
通过学习活动,全校师生对绍兴籍院士闪亮的风采有了全面而深刻的感知,激发了队员爱乡之情,逐渐成为队员宝贵的精神食粮。
(二)开辟教育基地 让院士文化浸润州小校园
……此处隐藏1454个字……
“香化”,即以“香”化园,学校栽以桂花、香樟。旨在浓缩展示“大香林”景区,优化校园空气,让淡淡的花香浸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今日州小学子闻香苦读于此,明朝国家栋梁光耀母校为荣。
2、我校的队室是队员们生活的基地。队干部培训、大队委的日常会议都在队室召开。大队部也会组织新队员入队前到这里学习。这学期我们还在队室里举行一次另开生面的“老队员给新队员上队课”的活动。另外还配备有中型少先队鼓号队,多次为街道政府、校大型活动进行送兵、迎宾、接待等工作,参加各项巡游、表演活动,在社会享有较好声誉。
(三)完善组织管理,全面推进少先队工作
1、完善选举制度。为使少先队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对少年儿童全面素质与竞争意识的培养,建设有才干、有创新精神的少先队干部队伍。我校大队部引进激励机制,运用竞争上岗方法,每年都进行一次大队委选举,让学生亲自选出自己心目中的队干部。
2、重点培训干部。为了使队干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我校不断加强少先队干部的培训,除让队干部参加全县、全街道举办的培训外,还通过校内定期的学习,培养出一支热心服务主动开展工作的少先队干部队伍。我校大队部定期组织队干部召开会议:中队长会议、红领巾监督岗会议、值周班委会议、大队委会议。每次会议先让队干部汇报本周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在下一周的工作中改善,然后由大队辅导员进行工作方法的指导。
3、参与学校管理。我们充分发挥大队委、中队长、小队长、红领巾监督岗、等队干部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学校管理。如红领巾监督岗管理学生的个人卫生、仪容、仪表,红领巾礼仪岗检查学校日常的环境卫生,对广播操、眼保健操、大课间活动进行量化评分;中队长组织班上的小队长成立管理小组,对班上同学的学习纪律、课间秩序等进行检查和监督,及时了解班上同学的思想、纪律情况,及时向大队部汇报;大队委直接指导中队长开展工作,并协助大队部组织各项的少先队活动,各部门相互监督,协调工作。通过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让学生明辨是非、分析综合、纠正不正之风,调动他们追求良好思想道德的动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4、完善激励机制。为了表彰队干,每学年大队部都进行“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大队干部”、“优秀队员”的评选活动。另外,我校各中队大力开展各项“雏鹰争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5、入队仪式庄重严肃。每年10月13日建队节,我们都会举行一次庄严的新队员入队仪式,全校队员一起参加,队员在入队仪式上庄严的宣誓,激励着全体队员共同进步。
(四)落实活动阵地,让队生活恒常持久
1、我校建有“善庆之声—红领巾广播站”,一直深受队员们的喜爱。广播台开设了新闻小快车、佳作赏析(优秀作文展播,名篇欣赏)、开心一刻、温馨提示等几个栏目,这既可让队员们及时了解学校、社会的情况,了解身边的人和事,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同时,也为队干和广播员提供锻炼的阵地。通过组织材料、录制播放等工作,使队员增长了见识,拓展了视野,提高组织工作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2、我校走廊的宣传窗也是少先队工作的一块主要宣传阵地,厨窗内有队员们的社团活动园地,定期张贴队员在第二课堂里的精彩表现。在一些大型活动开展时,它是队活动的另一面窗口。在走廊上,每个班级建立班风口号,门口贴上“中队名片”,每个中队有自己的中队名,时刻提醒队员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3、我校根据自身地域优势,建立了多个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如绍兴县戒毒所为我校法制教育基地,州山廉政文化公园为我校德育实践基地,州山村老年活动中心和河塔村文化活动中心为我校劳动实践基地,大队部都定期组织队员开展环保护绿、学雷锋等活动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与赞扬。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当然,我们的少先队工作与我们的目标还有距离:
1、发展态势尚需继续保持。我大队一直以良好的态势向前发展,全体辅导员凭着一股热情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热闹中需要冷静,发展中要求稳定,如何让少先队工作持续发展,需要理出更清晰的思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成更鲜明的特色,得到全县乃至全市同行的肯定与认同。
2、进一步加强少先队与德育科研工作,深入摸索,努力营造少先队与德育科研氛围,更有效发展每一位少先队员。
今后我们将改善不足,力争更好成绩,想方设法寻找更多适合本校的活动,并把它形成特色、形成传统,切实使学校成为“红领巾”工作的示范学校。